2015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依旧严峻,求职升学压力巨大。国际商学部2015届顺利毕业的应届生共727名,学部的就业工作任务艰巨。在学校的统一部署,学部领导真抓实干,学生对待就业积极主动的情况下,好消息不断传来。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最终的归宿,截止到目前,出国(境)留学学生152人,考研升学6人,进入国企、银行等达到10%左右。学生就业情况硕果累累,杰出优秀典型不断涌现,为了给在校同学树立优秀典型,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就业办公室特组织学部团委、社联等学生组织对一些典型代表进行了访问,整理成问答报导形式,为同学提供一些参考。
一、王景萱(11国际金融1班),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

1.您是如何获得的招聘信息,通过何种方式被录取的?
在“应届毕业生求职网”上面看到的招聘信息,然后投递了之前准备好的简历,差不多两个星期后突然收到HR电话面试,一天后通知我通过了电话面试,然后去到广州有两次face to face的面试,之后收到通知说被录取了。
2.您在求职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或者印象深刻的事情?
比较困难的大概就是关注了很多网站论坛投了很多简历都没有回应的时候吧,石沉大海,比收到被拒绝的短信还要更加低落,会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方向。
3.您认为对于现在的应届毕业大学生来说,如何平衡专业与市场需求的问题?
我认为选择一份不讨厌的工作比较重要,不包括你不讨厌这份工作本身和与你一起工作的同事,因为今后工作将占据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就专业来讲的话,其实工作之后会发现一切都是新的,所有都需要重新学习,所以其实专业对选择一份工作只是参考;市场需求方面的话,我觉得如果你在一个行业能足够优秀,就算是小众市场也能够混得好,所以不论市场需求如何,重点还是自己要加倍努力。
4.您在求职中所看重的是什么?薪资水平、工作环境、发展空间或是其他的?
我最看重的是发展空间,我会希望这份工作能够为我今后的职业生涯带来正面的影响,算是当作一个高质量的跳板吧。
5.您是如何做职业规划的并提前做了哪些准备呢?
我对职业的想法其实并不早,因为我算是一个走一步看一步的人,大概是在大三结束的那个暑假,我打算工作方向往银行或证券方面发展,所以那时候开始看了一些相关书籍,准备了自己的简历。因为要真正了解一个行业还是需要身处其中,因为我的专业是金融,而且我并不反感这个行业,就想先试试看再考虑以后。我认为如果你是一个不太了解自己的人或者说没有明确目标的人,还没毕业就规划好自己未来五年的职业生涯是没什么用的,因为当你对一个行业有切身体会之前一切都是变数。
6.您有没有什么毕业感言可以和我们分享?
好好享受校园生活,希望大家都能够梦想成真。
二、马晓虹(11国贸班),毕马威全球商务服务(广东)有限公司

1.您是如何获得的招聘信息,通过何种方式被录取的?
在大学期间有听过老师提起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其中“毕马威”这个名字感觉挺特别,所以当时就记住了。后来是在智联招聘网站上搜索到该公司的招聘信息,然后通过投简历—电话面试—中英文笔试—英语面试,最后被录取。
2.您在求职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或者印象深刻的事情?
嗯...遇到的困难还挺多的,比如一开始很迷茫,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干嘛,等考虑好自己的就职方向之后又发现想去的公司离家比较远,想申请的职位有工作年限限制;比如在回答期望薪水时总是怕说出来的数字太低会显得有点妄自菲薄,数字太高又显得好高骛远;比如好不容易接到面试通知了,却发现两家公司的面试时间撞在一起了。不过我觉得这些困难都是可以自己主动去想办法解决的,而最折磨人的环节是等待笔试或面试结果的那段时间,有时候不管结果怎么样,我们想要的只是一个答案而已,而在那之前只能等,没完没了地等,根本无法专心做其他事情。所以在等待的期间,任何一次的手机铃响都会让我神经紧绷。
3.您认为对于现在的应届毕业大学生来说,如何平衡专业与市场需求的问题?
其实现在的就业大环境下,市场需求并不一定跟所学专业相匹配,专业对口已经不再是硬性要求了,你会发现同样的职位会有很多不同专业的人才就职。我觉得能力和心态是很重要的,而经验则会成为你申请职位的加分项目。对于一个应届毕业生来说,能找到一份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匹配的工作固然是最理想的状态,但也没必要为了追求这个理想状态而将自己限制于此,可以尝试更多的职位更多的可能性,说不定你会发现更好的自己。我觉得,与其考虑如何平衡专业与市场需求的问题,如何平衡兴趣与工作这个问题更值得我们深思,毕竟从事一份自己没兴趣的工作,就像谈一场无聊的恋爱,最后也是分手下场。
4.您在求职中所看重的是什么?薪资水平、工作环境、发展空间或是其他的?
公司的发展前景及个人的发展前景、企业文化、薪资待遇。
5.您是如何做职业规划的并提前做了哪些准备呢?
(1)学业优先,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你现在所学的理论知识看似没有用,但它却体现在你以后工作内容的方方面面。一张漂亮的成绩单虽然不能成为HR选你的理由,但起码能让HR眼前一亮。HR会认为学习成绩好的人,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强,能够更快地掌握工作内容。对我来说,获得国家奖学金以及三年的专业特等奖学金确实为我的简历加分不少。
(2)考取各类资格证书。除了CET4和CET6之后,我考取了会计从业资格证,高级金融管理师、高级财务管理师、高级营销管理师等。考证不但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更能为自己的学习成果提供一张证明。不过我认为考证不能盲目跟风,要结合自己的情况,考虑清楚自己大概的就业方向,再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
(3)积累实践经验和工作经验。除了参加学校社团、比赛、义教活动和兼职之外,大学四年里我利用寒暑假参加了多次企业实习,体验过营销员、会计员、外贸业务员、审计助理等各种职位的工作,这些经历让我提前适应社会的步伐,同时让我毕业的求职过程更顺利。
6.您有没有什么毕业感言可以和我们分享?
四年前,未来遥远得没有形状,我们单纯得没有烦恼。四年后,未来如期而至,我们在措手不及中毕业。大四这一年,我们烦恼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就业、考研、出国、甚至是毕业后结婚,于是毕业时我们在匆匆忙忙中说再见,以致于跟很多老师同学都没有好好地告别,感觉挺可惜的。不过我想我们还会再见面的,在这之前,希望我们各自都成长得更好。希望我们都能做到一鼓作气地坚定自己的选择,并且在未知的将来不会捶胸顿足地后悔。最后,毕业典礼没能说出的话,想在这里说:谢谢我的班主任,谢谢我的论文老师,谢谢所有教过或者没教过我的老师们,谢谢2011级国贸班,谢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三、陈璇(11金融学2班),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分公司

1.您是如何获得的招聘信息,通过何种方式被录取的?
我是通过学院招聘专栏以及招聘网站获得的招聘信息。通过省行校招被录取的。
2.您在求职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或者印象深刻的事情?
在我的求职过程中,遇到应聘同一职位的求职者在外形、学历上都远高于我,因此我也备感压力。也是在求职的时候,才感受到现今就业的压力之大。
3.您认为对于现在的应届毕业大学生来说,如何平衡专业与市场需求的问题?
我认为现在的应届毕业生无需过于追求专业对口的职业。我们应该试着改变自己去适应市场,适应社会。当然,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4.您在求职中所看重的是什么?薪资水平、工作环境、发展空间或是其他的?
我在求职中最看中的是该职业的发展空间。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学生,我们在工作上就是一张白纸,也没有底气去要求企业给多好的待遇。因此,我们应当抱着学习的心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只有积攒了经验,未来才更有资格去选择。
5.您是如何做职业规划的并提前做了哪些准备呢?
明确自己在未来想从事的领域有哪些。2.面试前了解应聘的公司的背景,尽量做到面试官提问有关企业的问题时能对答自如。3.为自己准备一套得体简单又合身的正装。
6.您有没有什么毕业感言可以和我们分享?
全力以赴,自信面对,未来尽在手中。
三、施凯升(11金融学2班),广东省国家税务系统

1.您是如何获得的招聘信息,通过何种方式被录取的?
答:从亲戚朋友那了解的招聘信息;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通过笔试、面试筛选后被录取的。
2.您在求职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或者印象深刻的事情?
答:准备国家公务员考试期间,学生会的人一起组建了国考的交流群,并且有考过试的师兄们经常回学校向我们传授经验并给予鼓励,这极大的增加了我们的信心和少走了许多弯路。
3.您认为对于现在的应届毕业大学生来说,如何平衡专业与市场需求的问题?
答:我认为每个专业都有其自身的市场需求,且需求都比较大。更重要的还是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应结合自身,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岗位去努力。
4.您在求职中所看重的是什么?薪资水平、工作环境、发展空间或是其他的?
答:稳定的家庭,良好的发展空间,舒适的环境。
5.您是如何做职业规划的并提前做了哪些准备呢?
答:就职路上选择多家自己感兴趣的单位和企业同时进行准备。在拿到几家国企、央企的offer以后,将选择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6.您有没有什么毕业感言可以和我们分享?
答:珍惜身边的同窗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