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学部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部新闻 > 正文
我国长期经济发展前景分析——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李翀教授应邀在我学部开展讲座
(发布时间:2012-12-04阅读次数:)

正值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二十次年会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隆重召开之际,2012年12月1日19时,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李翀教授于励耘楼A112为我学部学子开展“我国长期经济发展前景分析”的学术讲座。

出席本次讲座的嘉宾有:国际商学部副部长兼党总支书记冯文荣教授、部长助理蓝裕平老师、团委书记逯登宇老师以及黄君宝老师。

讲座伊始,李翀教授介绍本次学术讲座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情况;二、我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三、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前景。

李翀教授列举出我国经济情况的部分数据,从国内生产总值来看,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位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之后,居世界第七位。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位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之后,居世界第五位。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位于美国、日本、德国之后,位居世界第四名。2010年,在主要工业制品中我国有约百分之五十的工业制品居世界第一位。

李教授分析,我国经济能实现高速和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下面几点:一、在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上,我国实行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二、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三、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借助对外开放实现经济飞跃。此外,李教授认为在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需看清我国连续超越发达国家的是经济发展的总量,而不是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近年来,“中国经济停滞论”或者“中国经济崩溃论”不绝于耳,全世界都在关注一个问题:我国经济还能够继续发展吗?目前,我国经济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是粗放型,而资源不是取之不竭的,这种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它只是脱贫之路,而不是富强之路。同时我国经济面临以下挑战:一、“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由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提出,意味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二、“中等收入的陷阱”(指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当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以后,由于在工资成本方面无法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在科学技术方面无法与高收入国家竞争,经济将处于长期停滞状态)。

李翀教授介绍道,对于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前景,我国政府早在2006年颁发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具体提出了各种促进自主技术创新的政策和措施。

讲座中,随着李翀教授的精彩发言,教室内不时响起热烈掌声。讲座后,同学们都踊跃地向李翀教授提出自己的问题,李翀教授都一一耐心地进行了解答。

国际商学部团委新闻部

文/郭昕雅 黄静

图/郭昕雅 黄静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金凤路18号

电话:0086-756-3683031

邮箱: ibf@bnuz.edu.cn

传真: 0086-756-3683512

邮政编码:519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