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国际商学部开展金融消费与权益保护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13-10-14阅读次数:)

10月12日晚7时,学部于丽泽楼B204开展主题为“金融消费与权益保护”的专题讲座,主讲人是中国人民银行珠海市中心支行中级经济师曾勇先生,国际商学部团委书记逯登宇老师出席讲座,并和学部学生代表参与了此次讲座。

首先,曾勇先生跟同学们探讨了什么叫做金融消费者这个问题。他表示,金融消费者这个概念离我们并不遥远,每个同学都有可能成为金融消费者,所以学习和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是十分有意义的。金融消费者的权利是广泛的,曾勇先生提醒同学们,要保护自己的权益,首先要知道自己有什么权益,才能够在和商业银行、保险、证券公司进行各项交易时依法选择保护自己权益的方式。

接下来,曾勇先生又以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为例,向同学们介绍了全球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的现状。他认为,随着金融业的发展以及大众金融消费范围的扩大和数量的急剧增长,对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已经成为了全球的共识。与此同时,对消费者权益的综合性保护也日益完善。目前,在国际上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有两个趋势,一个是对金融消费者进行区分于其他消费者的特别立法服务,另外一个趋势就是成立专业机构对金融消费者权益进行保护。与全球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潮流对照,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起步晚,虽然在“一行三会”都成立了专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以及投资者权益的保护机构,但是我国的金融法律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落在国家对金融行业进行监管、维护金融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上,因此目前的金融立法主要保护金融机构的利益,难以照顾到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基于近几年来我国的金融纠纷事件高发的现状,曾勇先生为同学们介绍了一些常见的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以及解决侵权问题的方法。他认为,作为金融消费者,要有保护自己权益的意识,其中要保护的最核心权益就是自身的资产安全。金融消费者与专门的金融机构实力不对等,金融机构常常会推出一些“合法但不合理”的产品和服务,因此,金融消费者在选择金融产品和服务时要慎重。当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要选择正确的投诉方式,例如选择向行业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监管部门投诉的方式或者通过仲裁诉讼维护自己的权利。同时,曾勇先生指出:有争议并不可怕,但是我们要选择正确的处理争议的方式。

最后,针对金融消费以及权益保护,曾勇先生向同学们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回报和风险总是成正比的,要求的回报越高就要承担越大的风险。作为一名金融消费者,头脑要清醒,三思而后行,要了解金融产品的潜在风险以及自己能够承担的风险范围,避免购买超出自己风险或者财政承担能力的产品;第二,要相信白纸黑字,不要相信信口雌黄。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有很大的区别,当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一定要收集保存证据证明自己受到侵害。

在曾勇先生生动讲解下,相信与会的学生代表们会对金融消费以及权益保护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今天的讲座,同学们在未来的金融消费活动时更能够认清自己,负起责任,维护权益,赢取利益。

国际商学部团委新闻部

文/王梦婷

图∕苏子健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金凤路18号

电话:0086-756-3683031

邮箱: ibf@bnuz.edu.cn

传真: 0086-756-3683512

邮政编码:519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