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我校国际商学部学生干部代表在2012高校精英行动中荣获佳绩
(发布时间:2012-12-21阅读次数:)

为挖掘和培养高校青年精英服务和推进党团建设,2012年7月至8月,团市委联合香洲区团委、斗门区团委、金湾区团委、高栏港区团委、高新区团工委、横琴新区团工委及珠海各大高校开展了以“培养高校精英,服务青工成长,助力企业发展,推进党团建设”为主旨的大学生“走进企业、服务青年”社会实践活动,即2012年暑假高校团学干部精英培养行动。经挑选,我校国际商学部团委副书记杨波、社联主席陈韵怡、心协主席牛奔作为学生干部代表参与行动,并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精英培养行动,是为深入贯彻落实团中央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关部署,加强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有效覆盖,积极引导高校青年学生下接地气、深入基层的重要行动。团市委每年从12万高校大学生中挑选优秀团学干部深入社区、农村和非公企业,广泛开展团建活动,通过在企业、社区等领域的面对面辅导、点对点落实,全面实现对基层团建的专业化、常态化、长效指导,切实解决基层团组织工作缺人手、缺资金、缺项目、缺活动的现实困难,推动高校与基层单位的互动共赢。

精英行动以珠海各高校学生干部代表组成小组为行动单位,共分为22个组,各小组分别负责一个镇街社区,开展团建行动。行动包括前期的培训,企业参观,与实践的企业团建走访,调研。活动成效显著,12月16日下午,团市委召开2012高校精英行动表彰大会暨“社区亲青汇”高校行动计划部署动员会,会上共颁发一等奖1组,二等奖3组,三等奖5组,其余为优秀奖。我校学生干部代表共获得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其余为三等奖和优秀奖。国际商学部团委副书记杨波成为我校唯一一位一等奖获得者,而国际商学部社联主席陈韵怡和心协主席牛奔也获得了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

走出象牙塔,与风雨同路

精英行动的活动是从一系列的培训开始的,经过几天的培训,珠海各高校学生干部代表们踏上正式工作的历程。第一次真正接触社会,三人都有不同的经历。

7月20日学校一放假,陈韵怡就提着电磁炉背着被子枕头搭上去斗门井岸的公交车,他们住的是镇政府租的两间小出租屋,邻居都是早出晚归的外来务工人员。大夏天,没有空调,也没有热水,没有饭堂,餐费补贴甚至不够每天吃快餐,陈韵怡就和另一名女生主动担负起买菜做饭的职责。

杨波所在的四人小组被分配到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第一星期我们可能缺乏相关的与企业沟通的经验,吃了许许多多的闭门羹,预约成功的企业只有3家,成功率不都10%,预约成功不代表团建成功,还需要到企业与他们面谈”,“工作业绩很不理想,一共成功团建了一间企业。团市委的要求中周六日是可以休息的,可我们看到在过去一周的业绩哪敢放松,利用周末的时间我们四个人开了很多次的会议,交流经验,讨论怎么样才能更好地让企业公司接受我们的团建工作,再向其他成绩优秀的小组交流学习,并总结和制定一个新的工作方案。”

相对杨波和陈韵怡,牛奔所在小组负责的香洲区梅花街道距学校最近,“走企业的第一天,最初晴朗的天空,在中午的时候忽然暴雨大作,那时的我们正好在去企业的路上,当我们走到第一家企业门口时我们组的三个成员都全身湿透”,在暴雨前没有放弃的毅力让他们成功了第一个企业,“当时的我们真的异常开心,在接下来的几天,虽然雨一直不停,可是我们依旧风雨无阻,每天坐两个小时的公交到工作地点,然后一家一家跑,虽然多次碰壁,但收获颇多”。

生活条件艰苦简陋,工作中日晒雨淋;时时要面对企业负责人的冷言冷语,有时受到预约公司爽约,有时答应建团的企业突然反悔,工作白费,甚至被一些公司的负责人质疑。踏出大学的象牙塔,少了校园和父母的庇护,与风雨同路,他们有了不一样的人生经历。

社会中摸索,体验中收获

这次的精英行动中,团建的工作是一方面,收获更多的是经历。有机会与企业的高层交流,了解到很多社会的用工现状,这些是在书本上学不到的。陈韵怡说:“在工业区,我看到工人们早出晚归,好不容易中午有休息时间就靠在墙边午睡。学校以外的社会是如此辛苦,无数人为生计而奔波,所以每周末晚坐公交回学校时,即使有空座位我都不敢坐,因为我知道有更多人比我需要一个座位来休息。”艰苦的经历让她学会了感恩,也学会了体谅。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学会了承受打击。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最终我们还是超额完成了任务”,社会的历练磨练了牛奔的意志。“我们还学会了耐心,记得有一家企业我们连续去了5次,一次又一次 ,最终还是没有结果,毕竟我们尝试过”,不是努力就一定会有结果,但不努力尝试又怎么知道这次不是成功。

一个月的团建工作也让杨波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事的经验,“要让别人接受你的工作与建议,就要从他们想要的利益出发”,企业公司都是以营利为目的,团建工作能给他们带来什么经济、人文和公司文化建设的效益才是企业所关心的。“面临困难时,首先不是埋怨不是逃避,而是寻找办法解决”,杨波谈到,工作中及时的分析和调整帮助他们成功取得最佳的成绩。

除此以外,三人都不约而同提到了自己的团队,合作才能共赢,团队中每个人都能各施所长,集体的智慧是难以估量的,他们收获的还有与队友的友谊。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金凤路18号

电话:0086-756-3683031

邮箱: ibf@bnuz.edu.cn

传真: 0086-756-3683512

邮政编码:519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