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学生干部培训系列讲座之演讲与沟通
(发布时间:2012-07-09阅读次数:)

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语言不是箭,但可以穿透一切。语言的作用不可忽视,如何良好地运用语言进行演讲与沟通,对大学生日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为此,国际商学部团委于2012年7月7日晚,特邀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张舸老师为各学院学生干部进行“演讲与沟通”培训。

本次学生干部培训系列讲座由国际商学部团委主办,不动产学院团委、教育学院团委、特许经营学院团委、文学院团委、物流学院团委协办。此次讲座由国际商学部团委书记逯登宇老师担任主持,不动产学院、物流学院、特许经营学院和教育学院各院团委书记出席了本次讲座。

首先,逯老师以祝贺在场的新一届学生干部为开场,阐述了此次讲座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干部的演讲与沟通能力。

接着,主讲人张舸老师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走上讲台。张老师介绍本次培训由“口语表达基础”、“公共演讲艺术”、“沟通艺术”和“答疑”四个板块构成,并提出此次培训的三个要求,分别是演讲传递信息准确清晰;说话要有节奏感、有感染力;表达展现经验性、技巧性和风格特点。张老师通过重演亲身经历的真实片段,模仿阴阳怪调的老师进行自我介绍,或是乡音浓重的老师为学生授课,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说明了演讲的准确清晰与语言标准无关的事实,而她的每一次模仿都使在场的同学们开怀不已。

随后,在讲述口语表达基础时,张老师介绍了“7:38:55法则”,并提到传递信号中的3V,即visual,voice,vocabulary。通过播放英国电视大选和台湾大选片段,张老师强调人与人交流时,所传递的视觉信息(visual)占比重最大,因此演讲时要尽力展示个人风采。除此,张老师还讲解了训练演讲能力的方法:第一要学会“听”,记录下电视节目进行全文复述或要点复述;第二要锻炼心理思维,五至八人组成小组,演讲人需克服怯场,上台完成自我介绍、回答问题或讲故事等内容,最后还需从观众中得到表现反馈;第三要培养风度、气质,提升自己政治素养、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

在接下来的公共演讲艺术交流中,张老师向同学们展现了四点演讲技巧。一是以正面的心理暗示和隐密动作克服怯场;二是分析内容、自身、听众、场景等相关要素;三是不能只讲观点,要注意举例材料的收集;四是采用结构、联系、论证、和生动等技巧组织演讲内容。

最后一节沟通艺术中,张老师以愉快的感受和信息的交流的双赢定义了何谓有效沟通。并提出了三个原则:对事不对人、明确沟通目的、积极聆听。讲座期间,张老师不断运用实例和视频作为举证素材,这种视听说的讲座模式,使同学们记忆更为深刻。

最后,张老师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并在最后以“抓住一切口语表达的机会,实践!实践!再实践!”来勉励同学。持续三个小时的讲座完满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获益匪浅。希望同学们能学有所用,让沟通与演讲能力更上一层。

国际商学部团委新闻部

文/林嘉鸣

图/章小慧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金凤路18号

电话:0086-756-3683031

邮箱: ibf@bnuz.edu.cn

传真: 0086-756-3683512

邮政编码:519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