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日早上9点50分,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第一场主题报告在国际交流中心三楼国会厅举行。主持人由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振中教授担任,参加会议发言的分别有林勇、余斌、沈越、贾根良、曹和平、杨春学以及宋小川等学者。


首先,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林勇教授以“市场可以设计吗?”为题,对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斯的理论进行评论。林教授把重点放在了“罗斯提出的稳定配置跟市场设计能否代替价格机制”这个问题上,并从3个方面分析了这个问题:1.从经济史的争论来看价格机制在经济中的功能;2.罗斯的实验解决了什么问题;3.个人对罗斯获得诺贝尔奖以及这个理论的基本看法。经过分析,他总结说虽然罗斯的获奖理论对世界的贡献大,但是也不能夸大他的贡献在经济学上的意义,并提出了自己的研究观点:经济学,仍然要研究最基本的问题。

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教授就2012年度世界马克思经济学奖得主的学术思想展开评述评述。余教授先介绍了第二届世界马克思经济学奖的获奖情况,紧接着就学术贡献方面对获奖者上海复旦大学张薰华教授和世界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日本学士院院士、东京大学伊藤诚教授进行详尽的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沈越教授演讲的题目是最近几年内世界各国都在关注的欧债危机。他把演讲分为3个部分,分别是三次危机与三大经济模式、欧陆社会模式与欧债危机成因以及欧债危机走向与前景,并分别进行讲解。

中国人民大学的贾根良教授从演化经济学有关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定义、第三次革命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再定义、中国将痛失第三次工业革命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这三个部分具体阐述了演化经济学、第三次工业革命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文章内容。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曹和平教授的演讲主题是超越芝加哥法和主流经济学框架:来自中国增长的挑战。曹教授从被遗忘的观察事实、无法理解的增长佯谬和21世纪经济学发展展望三个部分展开陈述。曹教授在第一部分中着重提到了四个被遗忘的重要观察事实:排他性和非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特征、从市场生成到市场均衡、外部性标称还是理论体系粗疏、政府失效还是理论体系构造缺失。在第二部分的四个佯缪中,“中国2万家产业园区与硅谷的独孤矛盾”尤其值得关注。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杨春学教授从五个部分讲述如何压缩贫富差距。第一,对库茲尼茨曲线对现实的反映提出质疑,并以美国为例,结合图表和文字分析对库茲尼茨曲线反映出的结论进行反驳;第二,通过分析,对导致库茲尼茨正U型曲线的产生的政策力量进行讲解;第三,指出导致政策选择变化的力量;第四,依旧以美国为例,讨论1980年以来美国的基尼系数远高于其它发达国家的原因;第五,猜测估量美国会在多大程度上改革其模式。

最后,重庆工商大学宋小川教授作题为“中美经济失衡的内在机理与出路”的演讲。宋教授认为,世界经济失衡主要表现在中美经济失衡。由于经济摩擦上升,在此背景下讨论这个话题显得十分重要。宋教授先是对中美经济失衡与经济摩擦政治化趋势和中美经济失衡的生成与运作机理做了简明的阐述。随后利用封闭经济国民经济恒等式和开放经济国民经济恒等式来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宋教授又以2004-2011年我国储蓄率、投资率和经常账户占GDP比率为例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最后分别从中美两国的角度分析对策与出路。

中午12点20分,六位演讲者演讲完毕,持续两个半小时的主题报告会圆满结束。
国际商学院团委英文部
文/林蕴怡
图/夏爽 夏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