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日下午2点,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第二专题研讨小组在国际交流中心二号会议室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题展开讨论。本场会议由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余文烈教授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胡乐明教授主持。

来自吉林财政大学经济学院王辉老师着重强调了“资本家作为人格化的资本或经济人,归根结底,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物质条件决定的。”当发展到共产主义经济中,自由人联合体应该属于自由人而不是经济人。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王志伟教授指出“马克思有无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系统理论问题”存在争议,“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各种规律和矛盾运动的具体综合与现实表现”,并承认“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在内容上实际已经形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王教授将马克思的观点与现代的经济危机加以联系,进行深入分析,他说“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具有积极的警示作用,以及一定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来自辽宁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的孟奎老师介绍了经济学三大价值理论体系,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确立,促成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19世纪中叶以后又产生了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并成为今天的主流理论。孟老师比较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马歇尔均衡价值理论以及斯拉法价值理论的产生背景,指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价值、价格二元理论,而新古典和斯拉法则是价值与价格合一理论。

另一位来自山西财经大学的教授,他认为当代世界金融危机是不同于传统的生产过剩危机的一种新类型的危机,它的根源是现代金融业所具有的公共品和私人品的双重性质的矛盾。这个矛盾的突出表现就是金融业高管们私人利益无限度的恶性膨胀,已经危及公共经济社会的安全。人类社会消除现代金融危机的关键对策是要为追求私人利益的金融业高管们设一个度或边界。
在剩余的时间里,在座持不同观点的学者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虽然最终没能达成共识,但经济学家的严谨和为我国经济发展积极探索的热情确实感染了旁听的本校师生。

国际商学部团委英文部
文/余荣超 苏子航
图/夏爽
|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金凤路18号
电话:0086-756-3683031
邮箱: ibf@bnuz.edu.cn
传真: 0086-756-3683512